关于开展申报郑州市2024年战略新兴专业和产教融合型重点专业立项建设工作的通知

2024.06.17

各教学单位:

为贯彻落实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郑州市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实施意见》《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引导高校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主动适应郑州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经研究,决定实施郑州市地方高校战略新兴专业和产教融合型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支持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特色鲜明的专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脉搏,积极鼓励地方高校主动对接国家、河南省和郑州市战略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按照“面向需求、准确定位、注重内涵、打造特色”的原则,聚焦人才培养,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与产业契合度。通过建设,稳步增强地方高校办学实力,更好地服务郑州高等教育强市建设,为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二、申报条件

(一)战略新兴专业

1.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高度契合郑州市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生物医药、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传感器、网络安全、北斗应用、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并在服务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制定有完善的专业发展规划, 在校生不少于120人,深度合作企业不少于2家。

2.建设项目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较完备的教学条件,在全市同类专业中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一定的社会认可度。专业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行业背景和项目组织管理能力。

3.拥有市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类系列标志性成果(如教学名师、一流课程、规划教材、教学技能竞赛、教改项目、教学成果、创新创业大赛等)优先申报。

(二)产教融合型重点专业

1.(附件5)。 紧密对接郑州市13条重点发展产业链

2.协同育人体系完善,现有教学条件能满足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教学质量有保障。 与共建方签订有合作培养协议,

3.,师德高尚,教学和工程实践经验丰富。 校方专业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

4.共建方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经营规模较大、技术实力较强,具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先进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连续3年以上参与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一定的培养成效。原则上有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中级以上职称的企业人员 8-10 人。

三、建设内容

(一)战略新兴专业

1.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为重点,整合学校、社会、行业企业相关优质教学资源,推进教学科研互动、校内校外互动、教师学生互动,强化协同建设,构建功能集约、资源优化、开放共享的专业建设平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2.注重人才培养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有机结合。明确人才培养的专业领域和人才培养层次,瞄准行业企业发展的新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注重人才培养通用标准的同时,积极探索满足行业标准人才需求的培养模式。与行业企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核心课程、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

3.突出专业建设特色。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专业发展和行业要求,充实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研究构建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战略新兴专业建设要求的教学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

(二)产教融合型重点专业

1.构建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深化产学研全方位合作,加快实现专业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从业能力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对接、科技研发与企业技术创新对接,推动学校和行业企业实现互动发展、同频共振、融合创新。

2.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按照相应行业产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发挥企业重要育人主体作用,校企联合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校内培养方案和校外培养方案融合贯通,共同创新教学方式,共同组织实施培养过程。改革应用型人才评价制度,突出以能力和素质评价为导向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

3.推进课程教材体系重构。校企联合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相符的产教融合型课程新体系。企业为共建专业量身定制开发课程模块或项目化课程,嵌入的企业课程模块与专业课程有机衔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等专业综合能力培养。校企合作开发建设数字图书、慕课、微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电子书包等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教学内容。优先选用有行业企业参与编写的教材及讲义。

4.加强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校企共建集实践教学、科技研发、生产实习、培训服务等多位一体的实习实训平台,营造真实的生产和技术开发工作环境。优选合作企业实例进行案例化教学,按照行业规范进行工程化培训和项目训练,实行真题真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5.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建立校企人力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设立若干企业教师专岗和产业教授岗,促进企业技术骨干与专业教学骨干双向交流。企业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实习实训等环节的教学时数占总教学学时的比例应达到10%以上。建立专任教师定期赴合作单位轮训制度,不断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6.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培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在素质教育、专业教育、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有效融合。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或基地,共同开发创新创业课程和教学内容,共同推进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共同做好学生的创新创业指导和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7.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学校与优质企业开展双边多边技术协作,共建技术技能创新平台、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服务地方中小微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推动学校在企业设立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在学校建设培养培训基地,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等。

四、立项遴选

通过学校自主申报、专家评审、结果公布等程序,遴选确定一批郑州地方高校战略新兴专业建设点和产教融合型重点专业建设点。

五、建设管理

项目建设周期一般为3年,学校将加强对战略新兴专业和产教融合型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引入定期评估制与竞争淘汰制。立项建设第2年进行中期评估,评估不合格的项目,将给予黄牌警告并要求学校在建设期内完成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将取消其项目资格;建设期满后进行验收。

六、申报材料

(一)书面材料

1.战略新兴专业:郑州地方高校战略新兴专业申报书(附件1)、佐证材料和汇总表(附件3)。

2.产教融合型重点专业:郑州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型重点专业申报书(附件2)、佐证材料和汇总表(附件4)。

申报书与佐证材料装订成一册,A4 纸双面打印,一式四份,经审核后加盖学校公章及合作单位公章。

(二)电子材料

申报书及汇总表电子版打包压缩,命名为“专业名称—2024年战略新兴专业/产教融合型重点专业”并发送至邮箱Keyanzcl@zzafa.edu.cn。

(三)材料报送

请各教学单位于2024625日前提交立项申报材料。

咨询电话:0371-62132633

附  件:

附件1,郑州地方高校战略新兴专业申报书.docx

附件2,郑州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型重点专业申报书.docx

附件3,郑州地方高校战略新兴专业申报汇总表.docx

附件4,郑州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型重点专业申报汇总表.docx

附件5,郑州市13条重点发展产业链.docx

教务处

2024617

关闭

密码登录

登录